
2.5.2管道应力分析中的地震荷载
地震可以用动态方法或静态方法进行分析。动态地震分析将在后面深入讨论,这里不讨论。
静态地震荷载的确定和施加方式与静态风荷载非常相似。静载荷的大小被认为与元件的重量成正比。地震荷载的大小是以重力加速度常数,即g的形式给出的。如果将地震建模为在X方向上有0.5 g的载荷,则在X方向上均匀地对管道施加一个等于系统重量一半的力。
地震静荷载情况的设置和确定与风偶载完全相同,即考虑相同的荷载情况,非线性和方向敏感性逻辑。在某些情况下,客户端指定地震荷载的震级为g和方向。在其他情况下,分析是留给工程师的唯一决定权。只有X或X- y分量的地震并不罕见。只有Y分量,或者同时有X、Y和Z分量的情况并不少见。
当客户端未提供时,有许多来源可获得地震g因子:
反应谱:如果可以得到管道系统的地震反应谱,那么,给定管道系统的最低振型的固有频率,分析人员可以从其中一条曲线中找到相应的加速度。如果这个加速度位于峰值的右侧,这个加速度可以保守地用作总g因子。有关地震反应谱的更多信息,请参阅这些研讨会讲稿的第4和第5节。
构建代码:建筑规范提供了基于地震势、结构类型和结构基频计算地震g因子的方法。例如,统一建筑规范和BOCA基本/国家建筑规范计算出:
g = ZKCT
地点:
g =用于抗震设计的静态等效g因子,重力Z =基于地震带的地震系数的倍数,0区为0.0,1区为0.25,2区为0.5,3区为1.0。K =结构类型常数,取值范围为0.67 ~ 3.0,无量次C = 0.05/T^(1/3),但不大于0.1 T =结构的基本周期(频率的倒数),秒
第3期# 7:本标准根据地震潜力、结构重要性、结构类型、结构基频和土壤参数计算地震g因子的方法与建筑规范相似。的要求是:
V = ZIKCSW
地点:
V =底部总侧向力或剪力,lb Z =地震带系数:

I =占用重要系数:

K =从表24 ANSI A58.1结构类型常数,从0.67到2.5(使用K = 2.0以外的结构建筑)C = 1 / (15 T ^(1/2)],不大于0.12 T =基本周期(频率的倒数)的结构,sec S =土壤类型系数表25的ANSI A58.1,从1.0到1.5(注意,C和S的产品需要不超过0.14的值,这个值应该作为一个保守的最大值)。W =总静载
等式两边同时除以W,就可以得到g因子,所以:
g = V/W = zkcs
对于管道,最大g因子的一般方程为:
g = Z (1.0) (2.0) (0.14)
和,对于Z的不同值

阅读更多:
阅读更多: